宁波市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宁波市关于数字政府建设整体工作方案部署,根据信创工程工作部署等相关文件要求,抓住信创工程与市一体化政务协同平台建设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完全基于信创环境的宁波市一体化政务协同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围绕“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以信创化替代为“核心引擎”,以真替真用为“主导脉络”,目前共接入60余家市级单位,数字化协同形成新模式,政务效能得到新提升,安全保障达到新水平。
一、实施背景与目标
信创工程是国家重大任务部署,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根据宁波市信创工程工作部署等相关文件和应用系统集约化建设的要求,实现应用整合,汇聚数据资源,节约财政开支,解决各部门办公系统信创改造的困难,进一步推进各部门终端真替真用,宁波市数据服务中心承担此次任务建设。
平台完全基于信创基础软硬件环境,并使用信创流版式软件等,直接替代市本级党政部门原有非信创办公系统,汇聚原有办公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办公一体化的一体化协同平台。
平台聚力功能提升,构建办公生态。以办文、办会、办事三大功能为核心,辅以快速业务搭建,个性化快速搭建各部门独有流程,构建政务协同生态环境。打通网络壁垒,支持移动办公,可随时随地处理待办事宜、公文收发等,提供高效办公手段,提供一定的智能化辅助功能,实现政务协同的微创新。
二、建设内容与功能
主要包括“一体系、一门户、一系统”,即基础支撑体系、宁波政务门户、协同办公系统,并符合信创替代工程总体要求,完全使用信创操作系统、信创数据库、信创桌面终端、信创流式软件、信创政务云等,直接替代全市60余家党政部门原有办公系统,其他相关部门通过接口对接方式实现数据交互,汇聚原有办公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一体化、平台一体化、办公一体化。平台建设在政务外网资源共享区,使用信创政务云资源。协同办公系统主要围绕办文、办会、办事三大核心,通过与电子公文对接实现文件全流程线上办理,实现各部门个性化内部流转;提供日常办公模块,诸如财务报销管理、物品领用管理等;实现与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市政府协同办公等系统数据交互;推广个性化系统,基于自定义表单、流程服务,可实现快速搭建;基于“浙政钉”平台移动办公。
图1 平台首页
(一)公文流转。通过与电子公文系统对接,实现文件全流程线上办理。为平台各使用单位个性化流程制定,线下流程与线上流转实现无缝连接,通过固化流程,形成电子化流通体系,深入结合公文办理的整个过程,从安全、易操作解读出发,全面护航电子文件流转。创新使用“一文双屏”模式,充分结合用户实际习惯,减少在公文流转中收发文表单与文件切换,文件与表单一目了然,支持公文在线预览和编辑,提升办文效率的同时增强文件可阅读性与用户体验感。创新应用敏感词识别,在进一步提升平台智能性同时为平台安全保驾护航。自动识别发文稿中收文单位,无需人工选择,减少用户繁杂操作,降低收文单位遗漏或选择错误的可能性。可按需自定义设定敏感词,在业务流转中,智能过滤、自动提醒、分类筛选,进一步提升平台数据安全性。集成预归档模块,实现电子文件规范化归档管理,并与档案系统对接。
(二)会议管理。会议管理模块支持“线上报”、“线上排”、“线上阅”,支持线上填表、投票等功能,实现全过程线上管理。已构建各部门约70个会议室建模,内嵌智能语音实现极速发起、智能排座,会议二维码签到+座位高亮显示助力会前轻松准备。议题管理、投票统计、资料上传助力会中高效互动。纪要生成、数据分析助力会后闭环管理。
图2 会议室管理
(三)办公管理。办公管理模块提供多种办公功能,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主要包括文档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内部邮件、领导日程、机关党建、学习园地、值班管理、信息报送、财务报销、合同管理、公车管理、假勤管理、活动管理等多个子项。功能间支持智能互联,如出差自动转报销,减少重复录入。支持领导视图,助力精准决策。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召开推进会议。联合市信创工程办公室组织召开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会议,介绍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及相关工作安排,与参会市直部门交流相关需求和难点问题。会上明确了平台建设总体要求,汇集各方意见,结合现状和技术架构,初步确定了“直接替代”和“接口对接”的平台使用模式。根据应纳尽纳的要求,全市60余家部门直接使用平台。
(二)开展上门调研。选取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海曙区、北仑区等12家市直部门和区县(市)作为典型单位开展上门调研,了解协同办公系统现状和业务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基础架构体系和基本功能。
(三)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实施团队,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规范和要求,开展一系列项目实施工作。市数据服务中心克服困难,全力协调配合项目建设。逐步完成基础支撑体系建设、与电子公文系统对接、平台首页设计建设、收发文流程配置、办会办事等基础功能建设,完成信创终端适配,项目按进度计划有序推进。
(四)组织培训。平台建设完成后,推广使用是关键。市数据服务中心在平台基本建成后即组织了一次管理员集中培训;又将在线培训与上门培训相结合,通过浙政钉不定期组织在线培训,开展上门培训60余场,基本做到全员覆盖。
(五)做好服务。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协作,定期整理常见问题并发布更新,通过线上沟通、线下调试等方式,确保平台平稳运行。根据日常办公需求制作初始化表格,收集各单位发文文号、代字、相关环节处理人员等;安排人员进驻各单位上门服务,协助一起梳理业务流程,配置各类角色人员,解决各类难题,确保全单位使用平稳流畅。
四、特色亮点与应用成效
(一)强化数字政府支撑。宁波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此加快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政府要解决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平台的统一建设告别了各部门自建模式,扩大了服务覆盖面,加强了数据整合集成,助力机关内部高效运行,为进一步推动机关整体智治、整体智服提供了基础支撑,提供了应用场景创新环境,为进一步推进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提供了条件。发挥数据价值潜能,创新开发智能单位匹配算法,运用云端大数据技术清洗重构,实现数据交换、归集、共享,提供数据统计分析,集中展示行政办公全量信息,具备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方便各类数据智能分析决策,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创新顶层信创设计。平台建设完全基于信创工程基础软硬件环境,整合办公应用系统,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健全信息保障体系。平台全面适配信创基础软硬件环境,适配范围覆盖信创政务云、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用户终端设备、浏览器、流式软件、版式软件、电子签章等,并具备在信创环境和非信创环境下同时运行能力。通过请求合并、异步加载、分布式缓存、并行计算、分库分表、读写分离等技术提高信创环境下系统性能。系统提供组件自动识别加载机制,该机制通过预先判定客户端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加载信创或非信创两套不同的组件。提供数据接口标准规范,实现与各类系统数据交互。PC端、浙政钉端多端统一接入,快捷办公应用统一入口。
(三)助力信创真替真用。信创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整合应用系统,提升信息安全水平,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健全信息保障体系。平台作为市信创工程建设的重要项目,是对现有办公系统和平台的全面整合,可以进一步推动部门之间协同应用。信创工程推进的难点在于应用系统的适配改造,平台的统一建设解决了这一难题,分散于各部门的OA系统和数据资源得到有机整合,实现应用整合,汇聚数据资源,大幅节约了财政资金上千万元,解决了各部门办公系统信创改造的困难,进一步推进了各部门终端真替真用。
平台聚力功能提升,构建办公生态。以办文、办会、办事三大功能为核心,辅以快速业务搭建,个性化快速搭建各部门独有流程,构建政务协同生态环境。打通网络壁垒,支持移动办公,可随时随地处理待办事宜、公文收发等,提供高效办公手段,提供智能化辅助功能,实现政务协同的微创新。目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等60余家单位在平台支撑下,在信创环境下大力推广使用协同办公系统,效果明显,反响良好。目前平台注册用户9000余人,月访问量20万人次以上。